所謂的潛力幣就是上漲空間大,回報率很高的幣。
數字貨幣發(fā)展到現在已經有好幾千個品種了。像比特幣和以太坊這樣排名前十的幣,借用股市的說法,已經是藍籌股。它們的發(fā)展比較穩(wěn)定,市值也相對較大。這樣的幣,如果價格還要上漲很多,需要的資金量就非常大,所以非常困難。它們就不算所謂的潛力幣種。
潛力幣種最直觀的衡量標準就是市值。市值比較小的幣,一旦有資金進場,漲幅就會非常大。以現在的行情而論,總市值在1000萬美元以內的幣在我看來市值都不算大。
以市值來衡量,我們可以選出可能的潛力幣種,但并非所有小市值的幣都是潛力幣,潛力幣還有一些典型的特點。
一個幣市值小,一定是還沒有太多資金關注。這說明要么知道它的人還不多,要么知道它的人不少,但真正理解它價值的人不多。
在信息傳播如此發(fā)達的今天,一個數字貨幣只要誕生,幾乎很快就會有媒體進行報道,大眾就能了解它的資訊,因此要找一個只有自己知道而其它人還不知道的幣,這樣的機會已經非常小。
更多的時候還是一個品種大家都了解它,但真正能理解它價值的人不多,因此大家不看好它,低估了它的價值,所以就沒有資金關注它。
以太坊在發(fā)展初期就是典型。以太坊從愛惜歐一直到上市初期,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大家都不認可它的價值,直到后來以太坊上ERC-20代幣標準誕生,引爆了ico的狂潮,才讓業(yè)內發(fā)現它在融資籌資方面有獨特優(yōu)勢,才使得價格一飛沖天。
實際上比特幣,以太坊,瑞波等這些現在的白馬品種,當初剛誕生時,在相當長一段時間眾人都不看好它們,不理解它們,所以只有很少人敢于介入,并長期持有,待到眾人都看好,資金蜂擁而入時,才引爆了它們的價格。
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熊市中,價格嚴重低估的品種。它價格被嚴重低估主要是因為在熊市中,投資者為了規(guī)避風險都會將主要的資金放在主流幣種,因此中小市值的幣種拋壓就比較嚴重,其價格就會在這種拋壓下被嚴重低估。
任何一個事物都有兩面性,對潛力幣種也是這樣。它回報率高的同時也意味著它的風險可能非常大。
對一個品種,大家都知道它,但卻不理解它或者不看好它,有可能是它的價值沒有被發(fā)現,也有可能是它真就沒有多大的價值,是垃圾幣。
因此對這樣的品種,我不建議以賭博的心態(tài),用押寶的方式參與。我們要理性對待。
所謂的理性對待就是要衡量它的風險和收益比。我們看一個具體的例子,如下圖所示:
這個幣在上一輪牛市高峰期曾經達到過0.3美元的峰值,后來在熊市中一路下跌曾經在0.12美元和0.07美元獲得支撐并有較大的成交量,最低曾跌到0.004美元。其現價只有0.01美元。
從圖上可以看出,它即便不超過前期牛市的高點0.3美元,也有0.12美元和0.07美元兩個曾經的支撐位可以期待。從現價的0.01美元漲到0.07美元和0.12美元都分別有7倍和12倍的收益,如果能突破前期峰值0.3美元,則有30倍的收益。
這個收益對于白馬幣種如比特幣和以太坊就很不容易取得,是相當可觀的。
然而這個幣最大的風險就是可能歸零,因此對這樣的幣我們還要考察它的基本面也就是看它的團隊如何,項目進展如何,項目推廣及落地如何。如果基本面綜合表現不錯,那這個幣就值得用一部分資金去參與。
在牛市中,垃圾都能漲上天。這就像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一樣。牛市中幣的漲跌尤其是中小幣種的漲跌與它的基本面關系不大,都會在大勢的挾裹下,趁勢而行。因此只要能撐過熊市,小幣種的漲幅都會比較高。而支撐小幣種熬過熊市的關鍵就是它的基本面和團隊實力。
就現在的行情而言,這一輪熊市如果再持續(xù)一年甚至更久,很可能會有90%甚至更多的幣種都會消失掉,這個風險投資者需要考慮到。
對高回報有潛力的幣種,我的投資建議仍然是定投。但這種定投方式會和主流幣種的定投方式稍有區(qū)別。由于這類幣有可能歸零,因此投資者要把這個風險控制放在首位。具體而言在投資上做好兩方面的把控:
第一就是對資金總量的控制。我建議總共用來投資這類幣種的資金不要超過投資總金額的50%,一般建議30%或者更低。這是對風險的總控制,是投資者必須把住的底線。
第二就是對定投價格區(qū)間的嚴格把控。這是對收益的鎖定,是投資的關鍵。我建議對這類幣種,定投的價格區(qū)間要設置得保守些。因為這類幣種本身就屬于高風險,投資者投資它就必須期待高回報。因此,不達到定投的價格區(qū)間,絕不動手,寧愿錯過機會,也不要放松收益。
以上圖所示的那個幣為例。其上一輪牛市的峰值在0.3美元,可以以這個峰值為標準給它留起碼10倍的溢價空間。只有在它的價格跌到0.03美元(0.3美元除以10倍)以下時才開始定投,而當價格回升甚至超過0.03美元后,就果斷停止定投。
如果它的價格一直跌不下0.03美元,那就不要理了。哪怕以后牛市再起,它漲上天,也與我們無關。
不同的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不同的風險承受能力設定自己的標準。總之我要強調的就是兩點:對風險的總體把控和對收益的堅決鎖定。